中國青年網金華7月10日電(通訊員 楊悅之 李楚楚)7月3日至7月9日,31名來自浙江師范大學“情商訓練營”暑期實踐隊的隊員們正行走在金華的街頭,接受一個特殊的挑戰——“15元生存7天”。
而她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卻是只有15元生存基金,每天還要上交3元的管理費,更不巧的是,近幾日金華的平均氣溫都在35度以上,中午室外溫度更是高達39度,像極了最近熱播的《余罪》之中一開始張一山等人接受的生存挑戰,現實生活中,在金華他們能生存下來嗎?然而,志愿者們卻用他們的親身行動告訴我們,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困難,無法阻擋前行的步伐
隊員闞紫蓉找到了話務員工作
挑戰開始后,隊員們立刻頂著烈日開始找工作。燒餅攤、小商鋪、飯館、文具店……一家家地問過去??墒撬麄冎还ぷ髌咛?,時間太短,沒有老板愿意提供崗位。在無數次的拒絕后,朱有斌等4名隊員,終于在新課標教育機構找到了話務員的工作。他們每天撥打200個以上的電話,累計需通話6小時。工作一天,他們的嗓子變得沙啞,卻還是堅持在接聽時保持禮貌。“很多人連電話都不接,愿意接電話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鼓勵了。”這成為她工作的最大的困難,但最終也慢慢克服了。
隊員趙仕楠在餐廳幫忙摘菜
隊員趙仕楠在一家老鴨粉絲館找到了服務生的工作,從小到大都是被別人服務的,現在變成了服務別人。對這個小姑娘來說,開始是有點不適應。工作的第一天,她不會去辣椒籽,不會處理半損壞的洋蔥,甚至送錯了菜,最難過的是還要接受顧客們異樣的目光,但是她堅持下來了。工作到第三天,小趙已經能夠熟練地洗盤子、切菜,上菜的動作看起來也非常的熟練了。生存結束后她反思道:“如果在生活中早早鍛煉過這些,這次生存實踐的前幾天也不至于這么狼狽。積累好的經驗,總會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