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宜昌8月21日電(通訊員 陳傲)美國發展心理學家葛登納曾說過:“當你服務他人的時候,人生不再是毫無意義的?!卑殡S著這句話,7月30日,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的四名志愿者組成的“護花小分隊”支教隊伍,結束了在宜都市王家畈鎮白玉垴村開展的為期15天的志愿支教活動。
認識的第一天,每一位孩子都認真的畫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向往的生活,我們能從他們的眼中看出無比的希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雖然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我們卻仍然記得,來進行支教的第一天,開班儀式上村領導說明了此次支教活動的一些事宜。在這一天,志愿者們認識了22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時間飛逝,一轉眼支教就快結束了,這些懂事的孩子們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小朋友們開始在課堂上表現的越來越好,似乎想要給志愿者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小朋友們開始用心的做些小手工,做完后第一時間送給喜歡的志愿者;不會做手工的,便拿出了自己心愛的紙,一筆一劃的寫下對志愿者們最美好的祝福。
小朋友正在認真的趁下課時間做手工,連玩耍時間都放棄了。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小朋友給志愿者們做的賀卡,表達對志愿者的感謝。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小朋友們做的手工賀卡、雙層老虎和愛心立牌等都表達了對志愿者們的感恩和喜愛。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這些孩子們就像是遺落在山里的天使,他們聽話、懵懂、懂得感恩、給人帶來歡樂和幸福。也許是父母在他們年幼時便出門打工,留下他們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讓他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明白了父母的艱辛。這樣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學會自己成長,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孩子。
然而事情都有雙面性,也正是這樣的環境,導致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他們爺爺奶奶那一輩,大多文化不高,沒有去過遠方或者太多地方,見識有限,不能帶給這些孩子們更多的知識和見識。而志愿者的到來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他們眼前的一團迷霧,帶他們領略了以前從未見過的世界。
志愿者們在走訪部分留守兒童,了解這些孩子們的基本情況和生活狀況,給出一定的建議和想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志愿者們在課程設計上也不是單純的進行一些課業輔導或者上英語、數學等課程教學。他們致力于帶給孩子們更多,于是在這些基礎上還開設了拓展課程,如:安全知識教育、特色城市/國家介紹、科學小實驗、介紹高中/大學生活和基本情況、手工課等等。通過這些課程為孩子們開拓視野,提升小朋友們的綜合能力。
通過志愿者的講解,小朋友們對我們的首都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鐿 攝
志愿者在跟小朋友們講述各個階段不同的生活,同時讓小朋友起來談一下對各階段的生活有怎樣的向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傲 攝
短短的十五天,志愿者和小朋友們都收獲了一段一輩子難忘的美好經歷。這段經歷對每一位志愿者來說可能覺得永遠難忘,想起來時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但對小朋友們來說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相信這些小朋友們將來一定能夠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