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吉安8月22日電(通訊員 劉署晴)現在是7月31日的中午,本來是此次全國贛協C9+100上栗中學分隊正式結束支教活動的時間(也是我“追夢在贛”社會實踐的重要環節),可此刻我正坐在家中沙發上碼字。倒不是我有縮地千里瞬移之能,畢竟去的時候高鐵+火車+大巴花了將近20小時,回來的時候更是從萍鄉轉長沙再轉廣州,于高中同學家借住一晚后才于第二天乘3小時高鐵回到家中,即昨晚。此刻我回憶著過去十來天的經歷,妄圖從中提煉出什么非同凡響的意義,終歸作罷。就讓經歷是經歷本身的樣子,也許在種種缺憾中,會有微光閃爍。
——寫在前面
上栗中學俯視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前期做課程安排的時候,我爸問我,你教什么?英語嗎?我特別響亮地回答他,不,我要教聲樂與合唱!誰規定英語系的學生就一定要教英語?
我躊躇滿志,覺得如今的中學音樂課都以鑒賞為主,我應當發揮自己合唱團成員的優勢,幫助同學們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聆聽他人的聲音,捕捉歌曲的細節,這不管對音樂素養還是身體健康都有益處。
跟副隊提出我的設想之后,他提醒我,由于場地和設施限制,最主要是怕打擾其他班上課,這個課很可能被斃掉,但反正先準備著吧。我被潑了一盆冷水,說,行。
挑選曲目、尋找曲譜和音頻、查找背景資料、安排練聲方式,真正動手制作課程安排的時候,還特意請教了合唱團的其他同學和老師。學生們會喜歡我這個課嗎?我能管住高一的同學嗎?萬一課被斃掉了怎么辦呢?出發的時候,心里裝滿了天真的熱情與期待。
上栗中學校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在火車上幾乎一夜未眠后,7月18日我抵達了萍鄉。這里的街道潑滿了熾熱的陽光,路邊的建筑高度少有超過7層的,摩的三兩停聚在路口攬客,行人并不很多。公交車簡陋的綠色站牌可有可無地立著,人們只要在公交車行經之處招手,車隨叫隨停。我拖著行李箱與先期到達的隊員匯合,高溫壓迫著皮膚,汗水蒸騰。
輾轉抵達學校,校門正對的教學樓一眼望去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需繞到背后才能看見真相。領了校方提供的盆、桶、涼席,我們爬過立著山體滑坡警示牌的校道,領路的老師打開宿舍樓柵門的鎖,塵土撲面而來,樓道里滿是脫落的墻皮、沙土,散落的衣物、衣架,裸露在墻邊的電線有老化的嫌疑,頭頂的黑繩上掛滿了灰撲撲的衣服。浴室和廁所更是不忍直視,蟻蟲在夾角快速爬動練成黑線,天花板滲水處粘滿青苔,浴室門或有大洞或已歪在墻邊動彈不得,樓外的風灌進僅僅掛了布的窗戶,找不到熱水的痕跡。宿舍里大多是上一任住客的“遺物”,我唯二的安慰,一是運作正常的空調,一是墻上貼的火影忍者的海報??粗Q人明亮的笑容,我想起正門教學樓掛著的LED電子屏上滾動的“祝賀我校ZKX同學考取北京大學”,對這里的學生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上栗中學飯卡,飯卡上為上栗中學教學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這天晚上在隊長在寢室召開了第一次線下會議。在一堆注意事項中,有幾個大的變動。原本我們認為我們會負責四個教學班,大家輪流上課,每天從早到晚。我看過我們的課程安排,類型豐富多樣,可以說是較為全面了?,F在我們22人要對接到高一(升高二)22個班,學生們正常補課,而我們每天中午11:20-11:50或晚上18:40-19:20利用他們自習的時間給他們上課,此外可能要跟進早讀(6:10開始)、晚自習等,并在自己無課的時間段旁聽其他同學的課。由于除了某幾位領導,學校其他人都不了解我們的存在,所以明天上午待對接班級安排好后,我們需要先跟班主任聯系,明天第一次課先簡單做自我介紹。
隊長和副隊一邊安排一邊搖頭,說之前準備的時候,給校長打電話不接,發微信不回,希望對方給一個有效的固定聯絡人,未能奏效。課程安排早就做完,發過去沒人理,現在全部打亂重來,實在無可奈何。
我們擺手表示一定理解隊長工作,雖然與預想的大為不同,也不是不能接受。
臨散會了,副隊單獨跟我說,你那個課要做好心理準備,不一定能上,我盡量給你安排一個好說話的老師。我點頭再點頭。
7月19日,原定正式上課的日子,我背了電腦、U盤和課程安排去找班主任,不料這位教體育的班主任十分善良。我說老師我這個課能上嗎?課程安排您看一下?老師掃了兩眼說為什么不能?我說怕打擾其他班上課,要不帶到外面上。老師想了一下,說也行吧,你問他們學生,他們知道哪里涼快。他說你這個課我是很喜歡的,我們班平常藝術活動不太積極,唱歌容易跑調,你能帶他們感受一下比較正規的合唱,排個作品出來是很好的。他又介紹了這個64人的理科普通班的情況,說班里有20多個貧困生,現在班里的情況是學習主動性差,英語和數學比較弱,你平時可以多找他們談一談,用你的經歷鼓勵他們,他們還是很單純的,閱歷比較淺,你是NJ大學的,他們肯定都很佩服你,你跟他們多溝通,我們老師畢竟和學生還是隔了一層,有時候可能你說話更管用。老師講了很多,拿出成績單讓我拍,問我還需不需要什么教學上的幫助比如設施。我能聽出他話里的期望和信任,感到有些受寵若驚。
等待前去自我介紹的時間里,我翻看了班里64本周記。很多同學在周記里追問,“我是不是真的比別人蠢?”有同學坦白自己假期荒廢,一回家就管不住自己,希望老師能多管管我。有一個同學寫了家庭矛盾,質問說:“我以為忍便可以解決一切,然而這些都是錯,我很惱火,為什么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追問我從何而來?……告訴你,我就一個別人不要的野孩子,滿意了嗎?”還有同學做了摘抄,“讓懂的人懂,讓不懂的人不懂;讓世界是世界,我的心是我的繭?!边@些還顯得稚嫩的文字觸動了我,我心里已經單方面和學生們建立了情感聯系。
孩子們的周記。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第一次見面非常順利。晚自習的時候班里有英語考試,我就沒多打擾,隊員們動作快的已經開始和學生談話了。
第二天五點多起床去跟早讀。早晨從班級門口望出去,可見綠樹掩映后一大片青綠的農田,再往后是起伏延伸、層層疊疊的丘陵,陽光溫和不刺眼,教室里全是讀書的聲音。這樣的生活恍惚已是離我很遠了。
老師見了我,叫學生們六點半以后改讀英語。他和我聊,說昨晚你們有個同學和他班里的學生談了一整晚,找到了幾個有點問題的。又說那個班本來有學生想去參加化學競賽,但老師和家長都不同意,一個是時間不行,一個是實力確實不夠,怎么說都說不通。但你們那個同學一說,就說通了。我趕緊說我一定也盡力。老師說我不喜歡他們讀語文,幾篇課文反反復復讀了一個學期還老是錯,還是多讀點英語,他們英語確實是不行。我微微笑,心里嘆息。
這天中午按照最初的構想為班上的學生們分了聲部。有趣的是有幾個男生看著人高馬大的,讓跟著唱個“啊”,站在我面前腿抖個不停,我說你別緊張啊。他說我沒緊張。我說你站過來點,聲音太小我聽不見。他抖得更厲害了。
同學們在認真上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晚自習喊了班主任助理R同學出來談話(他們班班長不管事)。他的視角與老師又不同,告訴了我班里很多信息。越談越開,他說我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其他男生不太一樣,他們有時候就會說你啊。而且班里有什么事情,沒人做最后還是得你做,然后他們還會反過來說你作,說你是不是故意辛苦惹人可憐。我很多次都很生氣說我再也不要理這些事了,但是下一次就還是會心軟啊??赡芪掖_實是比較奇怪吧,但是我也沒辦法。我們還談了很多學習上的事情,幾乎每個科目都說到了。他也很健談,不愿回班,我說你不用急著把問題一次全問完呀,我又不是明天就不來了。
聊著生活委員C同學也加入談話。她其實就問了我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老師你高中的時候有沒有苦過”,第二個是“單詞怎么背”。
他們倆說我們班主任很重視你的。那天你要來之前他走進班里,說等會兒要來一位NJ大學的支教老師,她叫……老師低頭翻了一下名冊,嘴角就這樣,這樣揚了一下!他平常都很少笑的哎!讓我們一定要好好跟你學習。
我心里溫暖,聊完踏著夜風回宿舍,心情還是飛揚的。心里計劃著之后的安排,準備盡心盡力地貢獻我能做的一切。
上栗中學的月夜。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回到宿舍接到隊長緊急通知說要開會,心里咯噔一下,每次開會準有大事情。
那會兒已經九點多,隊長特別滄桑地坐在鋪了一張涼席的床板上,說教育局要來檢查,但是高一高二是不允許補課的,只有高三可以,所以現在學校要給高一的學生放假,讓他們明天回家。我們會被調到高三(準高三)去。剛才是正好和領導聯系才知道,否則我們會到明天早上才知道這件事。
當下群情激憤,好不容易處出感情進入狀態了,居然就要說再見了?
爭論后見事情無可更改,有同學一拍大腿,說那我們現在能去和他們告別嗎?趁他們晚自習還沒下課。學生現在知道嗎?
隊長說最好不要,學生現在還不知道,不能讓學生知道真正原因,怕他們情緒失控。
我們說絕不透露只是告別。隊長嘆息一聲,默許了。
想去教學樓的幾個人沖出宿舍,身后傳來隊長難得的爆粗。
我們沿著校道跑到教學樓前的空地,突然有人停了下來,說:“我不去了……走到這突然不想上去了,理智戰勝了情感。我不上去了?!?/p>
其他人跟著猶豫了。
“我還是想上去看看?!庇腥苏f。
我快步上到三樓,想先去和班主任溝通一下,如果老師不同意就算了。到辦公室門口沒有人,我又上到四樓,走到班級門口的時候,正好十點鐘下課鈴響,學生們蜂擁而出,班主任也出來,看見我略有驚訝。我站在門口,學生們紛紛從我身邊跑過,很多句話要沖出我嘴邊,最后我只是問老師:“您收到最新通知了嗎?”老師看著我,穩重地點了一下頭,隨后體諒地帶我去了辦公室。
老師說這確實是很意外。我說很可惜,本來想趕來告個別的。
老師說,如果你想的話,明天早上他們還最后有一個集會,完了我會帶他們到班里再最后交代一點事情,可以留點時間給你。但是你得早點,明天6:10要到下面旗臺。
我忙重重點頭,說一定來。
第一天見面的時候,學生們起哄讓我唱歌。最后道別的時候,匆匆一首本來打算教唱的《送別》,唱得極其糟糕,學生們很給面子,大聲鼓掌。該說的說完,老師說,走,我們去樓下拍合照。
和孩子們的告別。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高一的學生走了,校園里空了不少??战档礁呷?,高三的老師和同學們,包括我們自己,都是很茫然的。安排再次更改,兩個人一個班,中途又通知由于天氣炎熱,晚自習時間調整,所以我們可能每個人只能上4節課了。那個時候心里對自己到這里來的意義已經很茫然了。
好在經過溝通,我們還是多爭取到了一些課時??墒歉呷膶W生真的需要我們嗎?會接受我們嗎?
換班后的前幾天,每次上課都會下意識拐到高一的教學樓??粗鴮W生們課桌上刷不完的習題,如果不是30日晚我的課要出節目,我可能就隨緣上課了。于是我們白天上課,晚自習去答疑講題談話分享學習方法。有幾天甚至學生跟著我到食堂去讀英語,再趕回教室午休。
但我記得,做漸強漸弱演示的時候,同學們自發的佩服的掌聲;也記得我問“你們的狀態呢狀態去哪了?這就是你們最大的音量了嗎?”同學們的笑聲;記得第一次做發聲訓練的時候全班與原始狀態截然不同的歸于和諧的聲音;記得順《天空之城》的時候讓大家心里含淚聽到的依稀可辨深情的聲音;記得一個學生跟我說她唱《送別》的時候真的想哭;記得班長告訴我課后班里總是在課間“嗚嗚嗚啊啊啊”……
記得獨坐最后一排角落的上課隨緣聽講的男生,他愿意出于尊重站起來已經很鼓勵我了,我從未指望他跟唱,某次課我經過他身邊,突然聽見一個偏低的男聲,那一刻我驚喜地回頭看他,在全班面前贊揚了他的聲音。全班大笑,他略略垂了視線,看起來還是很酷的樣子,但在我心里已經不再是不可接近的了。
記得后來班里另一個角落的第七位男生終于出現,我問他這幾天怎么沒看見你呀?他無所謂地說班主任不是很想讓我來。我又問,你打算參加高考嗎?這次他沉默了一會兒,聲音低了點,說,混個??瓢?。
記得期末考考了全班第一的女生告訴我班里的暗流涌動,說,你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經歷吧?不會體會怎么會有這樣的人。也記得我用自己的家庭經歷和高三生活勉勵她時,她動容的微笑,看著她閃爍的眼神,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說到她心坎里去了。
其實我記得很多,記得采訪高三班主任時他的語重心長,記得那些突然伸到我面前的練習冊的題目,記得那些豐富又單純的心靈里多彩的夢想,記得那些對自由的渴望,記得老師說“如果他們不能通過高考走出去,那么很可能一輩子就困在這里了”。
28日是學生們月考的日子,本來大家安排好了去附近游玩,卻突然得知,由于附近出現學生溺水事故,教育局要求全部學生放假回家。我心里其實已經被各種連番變動驚到麻木,結營演出流產了不重要,再次匆忙地結束了自己的課程似乎也不重要了。怎么回家成了新的問題。隊長說,那些去長沙(玩)的沒辦法了,他們已經上車了。我們剩下的今天出去浪吧,最后的機會了。
我們點頭應了。這段時間,我認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大學的如此精彩、有趣而善良的人,心里是很歡喜的。每天在宿舍,室友們看手機,我唱歌,充當免費CD播放機。每天晚上,男生宿舍都有王者聯誼。更不用提群里各種花式互侃。
宿舍沒有熱水,無論喝的還是洗的,后來隊長買了熱水壺,煮了兩天壺底一層厚厚的水垢,煮完水面總是漂浮著細碎固體。食堂略顯單調,我不太能頓頓吃辣,幾乎連著吃了十天的米飯加紫菜蛋花湯,副隊卡里只剩80多的時候我還有200多(學校每人發了300元的飯卡)。最后我們集體去學校超市把卡刷爆,出去聚餐大家特意給我點了清淡的蔬菜和湯,KTV里各位麥霸暴露本質……十天不長,感情好像已經非同尋常。
29日我到長沙轉車的時候,剛坐上高鐵,長沙游玩小分隊說我們也到車站了劉老師你在哪個口呀。我心說這太巧了,剛好見不到最后一面。他們最后紛紛說,一路順風。
支教老師和孩子們的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署晴 提供
這段時間沒有缺憾嗎?可似乎也已經盡力了。我必須承認,最初報名C9+100這個支教項目,是因為它可以作為一項社會實踐,幫我完成毛概課的任務。但真的和這里的學生發生了接觸,就會忍不住想把自己能做的一切都奉獻給他們。很多次我在晚延長談話的空隙里看著天邊的明月,懷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真的有意義。我們走了之后,學生們真的能更好地繼續他們的學習生活嗎?可是那一聲聲齊唱,那一道道題目,那些期待的眼神交心的談話,難道是錯的,是沒有意義的嗎?我真心實意地感受到,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心理學知識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了解支教對象所屬年齡段的心理特征。
支教途中由于發生了南大彩云支教遭性騷擾事件,對短期支教的討論席卷了朋友圈。我看到很多批評和否定,真的會傷心,但是我有什么資格傷心呢?走的時候,高一那位班主任在我的朋友圈下面評論說,希望你們以后還能來萍鄉上栗。我心里知道這個項目以后可能不會再來這所學校,它可能更適合師范類學生實習,最終也只能回答說,有緣還會再來。
這次支教其實是作為我在“追夢在贛”團隊——關于大學生短期支教意義和發展模式調研的社會實踐的核心環節,這次經歷逼我深入地去思考支教的意義。我在團隊里是負責日志和通訊稿撰寫的,在寫作整理文稿的過程中我更好地了解了團隊成員們在江西各學校的支教情況,對整個團隊的任務和活動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深思的時候我感到當地教育體制和學校的固有模式牢不可破,遠非我們一個小小的支教隊和調研團隊能觸動的。學校里懲罰學生的方式居然是罰抄幾十遍中小學生守則和罰錢。一開始我試圖和老師溝通,但和心理學的輔導員溝通后,我選擇放棄。我想這次社會實踐雖然還不夠深刻和全面,但確實在我能觸及的范圍內我已經盡了全力。作為支教而言,我收獲的或許比我帶去的更多,作為社會實踐而言,我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群原本不會有交集的人進行了較為親密的接觸,認知體系尤其是對于支教的觀念幾乎重塑,我們的成果也并非驚天動地,但在我們的心靈范圍內,已經是幾乎一場小型地震了。
我心里仍然有天真的期望和夢想,但考慮的東西已經全面了許多。
最后不十分恰當地引兩句歌詞吧——
也許我是一道微光,卻想要給你燦爛的光芒。
就讓我是一道微光,能讓你擁有燦爛的鋒芒。
文字記述終歸不能窮盡。
有緣再會。
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