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3日,武漢東湖學院"筑夢經濟人"實踐隊前往嘉魚對農產品電子商務進行深入考察。作為實踐隊的一員,在這將近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學習和收獲到了很多,感受頗深,對嘉魚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思考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現階段的存在的一些問題。
縣域地區電商推廣成本高,經營戶各自為陣力量薄弱。中國市場下具有壟斷性質的電商平臺對于縣域內小規模的農產品商戶來說推廣成本較高,就普通商戶而言,他們手中握有高品質的農產品,但并不具備電商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在用電商推廣的道路上走了許多歪路,也花費了于他們而言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推廣費用。就大多數農產品本身而言,它們具有季節性,易損壞,存儲期短,不便于攜帶等的特點,所以在電商的物流環節上存在一定問題??h域內經營戶的數量極其龐大,除發展成熟,規模較大的農產品營銷公司外,大多數經營戶屬于散戶類型,他們采用傳統的方式經營自己的土地,自耕自種自銷,因其區域的限制性和銷售途徑的單一,無法實現其利潤最大化。
實踐隊員在嘉魚縣富硒米店調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三圓 攝
嘉魚地區缺乏電商人才和電商技術??h域內老年人口基數大,留守兒童與貧困戶占一定比例,大部分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農村人才流失嚴重,致使農產品電子商務主體素質參差不齊。就目前而言,農產品電商發展并不成熟,大部分電商人才傾向于優質的電商企業,不愿意去工資待遇低,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又缺乏激勵和管理機制的鄉村去開辟關于農產品方面的電商??h域內電商運營人才極度缺乏,尤其是受過專門教育培養,掌握農業信息化、電子商務技能、推廣營銷的的農戶嚴重匱乏,大部分農業經營戶文化素質不高,不懂得專業的電商技術,想要運用電商推廣產品,擴展銷售途徑卻力不從心,農村電商培訓水平參差不齊,打擊了農戶參與電商的積極性。
當我深入思考了這些問題,我深知更要努力學習書本知識,爭取運用專業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刻不容緩的問題,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獲滿滿。(通訊員 陳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