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許多紅巖烈士在這里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巖精神”。
為探尋紅巖精神,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回首光輝歷程 共赴光明前景”國情觀察實踐團,于7月14日前往紅巖魂陳列館、白公館以及渣滓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來到這里,走過你來時的路,只為尋你的足跡,探你的故事,揚你的浩然革命正氣。
江竹筠——從梁灘河到歌樂山,關于黨,你始終忠貞不渝
未曾想,我去到的地方,都有你,關于黨,忠貞不渝的故事。在回龍壩鎮梁灘河,江姐在入黨介紹人戴克宇代表支部領誓下,堅定地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啟了一系列秘密的黨內工作。在歌樂山渣滓洞,江姐與難友一起依靠記憶寫下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大家討論學習、交流思想體會。梁灘河竹林的徐徐清風,好似把你堅定的入黨誓言吹入我的耳畔,渣滓洞牢房的朦朦燈光,好似把你傲然的學習背影映入我的眼簾。
從梁灘河到歌樂山,改變的是你身處的環境,不變的是你堅定的信念。江姐把堅定黨的信念從竹林帶到了牢房,于我們青年一輩,我們也應該向江姐看齊,做新時代有信念、有紀律、有品行、有作為的“四有”青年。從梁灘河到歌樂山,關于黨,你始終忠貞不渝。這也正如歌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始終要如江姐一般,對黨保持忠誠,忠貞不渝。
圖為志愿者們在梁灘河附近一起回顧江姐的入黨歷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澄宇 攝
宋振中——從襁褓到獄籠,關于學習,你始終艱苦卓絕
未曾想,我去到過的地方,都有你,關于學習,艱苦卓絕的故事?!靶√}卜頭”宋振中雖然在襁褓中就不幸被捕,但母親徐林俠卻從沒忽視對小蘿卜頭的教育。面對獄方拒絕小蘿卜頭的外出讀書請求,難友們決定采用絕食和罷工的方式來幫助他。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小蘿卜頭在監獄內接受教育。
紅巖魂陳列館中擺放著小蘿卜頭的紅色鉛筆,那只鉛筆,是他犧牲時都緊緊攥在手中的。我能從中感受到的是他那對于學習的那股強烈的求知欲,是他那不甘敵人殘暴行徑的倔強,是他那在獄籠中艱苦卓絕的精神。
一入白公館門口,小蘿卜頭的雕塑就赫然映入我的眼簾。他那胸前隨風飄揚的紅領巾,是革命的象征,是生命的延續。于我而言,他雙手捧著的,是知識,是信仰,是新時代新青年的希望。有古語言:活到老,學到老。確實,學習從不分年齡和階層,小也好,老也罷,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像小蘿卜頭一樣,不管環境有多艱苦,我們都要堅持求學。
從襁褓到獄籠,成長的不僅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求知欲。自古英雄出少年,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艱苦歲月里,你雖年齡小,但卻和大人一樣頑強拼搏。從襁褓到獄籠,關于學習,你更始終艱苦卓絕。
圖為志愿者們在“小蘿卜頭”宋振中的雕像前虔誠地默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澄宇 攝
紅巖忠魂,千秋仰止,歲月悠悠,如今,戰火的硝煙早已消散,囚牢的陰霾早已掃除,但時光的流逝帶不走先烈們的英名。無論在戰火紛飛的日子還是在和平籠罩的歲月,是你們讓所有的兄弟姐妹們平靜地生活,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沒有畏懼。昨日,你留下無數革命忠烈的事跡,今日,我尋你的足跡,明日,我揚你的浩然革命正氣。(通訊員 賀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