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盛夏,迎來了如流火般的七月,但是我們對于支教的熱情卻并沒有絲毫的減退。經過與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的協調和支持以及同帶隊教師的討論,2021年暑期,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快樂童心志愿服務隊決定在7月出發抵達四川宜賓長寧縣安寧中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期支教活動。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與四川長寧縣對接點已經延續了六年之久,中途因為四川地震、疫情等原因不得不中斷兩年。但我們的對于長寧的關注和熱情從來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磨,反而對長寧的關切之情變得更加迫切。今年我很榮幸地接過學長學姐們手中的接力棒,帶著他們的那一份誠摯之情跟隨支教隊來到四川長寧縣,進行新一年的暑期“三下鄉”支教活動。
初識——小心翼翼
我和孩子們的相遇是從第一節心理課開始的,初登講臺的我懷揣著小心翼翼的心情,思考如何將腦海中預想無數遍的教學內容以最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孩子們。孩子們似乎面對我這個新老師也帶著小心翼翼“試探”的意味,用著微不可聞的聲音小聲詢問我可不可以去上廁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拉開了我們初識的序幕。
聽著上課鈴聲開始了我的第一堂心理課。我們伴隨著《外婆的澎湖灣》的音樂,開始玩起了抱抱團團的破冰游戲,大家自我介紹,表演才藝,打破了陌生的氛圍。幾輪游戲下來,舉手發言,踴躍嘗試的同學越來越多,后面在進行“擊鼓傳花”“松鼠,松樹”的游戲時,孩子們的熱情更加高漲。聽著滿堂的“鄭老師,我來!”我此刻切身體會到教師這個職業存在的重要意義。
圖為孩子們在展示手工課的成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莉敏 供圖
相識——親密無間
課下孩子們經常說四川方言來進行交流,為了能夠拉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我提議課后請孩子們當我的“四川方言”小老師,教我說四川話。
“要得嘛”“老師是漂亮的女娃娃”······在和孩子們學習四川話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孩子們都爭著搶著要教我四川話,輪流說四川話要我來猜他們說的是什么,我當然也不甘示弱,偶爾也會說幾句武漢話挽回老師的“尊嚴”。
正是這種近距離的接觸得以讓我真正了解孩子們的想法,根據他們的需要和興趣去調整我的課堂內容,讓往后的每一堂課大家都高高興興上課,平平安安回家。?
熟識——形影不離
幾天下來,孩子們和我似乎已經打成一片。在課上總是熱情的回應我在課堂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和孩子們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師生默契”,有時我的一個眼神孩子們就會自覺安靜,有時我的一個動作孩子們就會端正坐姿。
這讓我每每想起都感到自豪,畢竟我認為再沒有什么能比師生之間的默契更讓老師感到驕傲的了。
課后孩子們也時常走上講臺,用稚嫩的童音說著“老師,你看我畫的小魚像不像”“老師,你看我折的飛機,可以飛的很遠,我飛給你看”······每一個孩子都爭先恐后的想跟我分享他們的世界里的新鮮玩意,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樂意和我待在一起。?
?圖為課后孩子們與志愿者討論折紙方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莉敏 供圖
時光,時光慢些吧······讓我繼續和你們一起學習四川話,讓我和繼續和你們一起做手工,讓我繼續和你們一起學習黨的歷史,讓我繼續和你們一起做課間操,讓我能夠在這里繼續陪著你們一起慢慢長大。(通訊員 鄭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