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我們的“墨韻留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展已經進行到第三天了,課堂實踐計劃的日程也已經進行了一半,今天是小朋友們放假的日子。有的小朋友有爺爺奶奶來接他們回家,但是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只能自己在學校,在這之前,我從未設想過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會是怎樣的場景,經過幾天的同吃同住,我發現他們比起同齡人更加獨立堅強,能夠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并且能兼顧學習與熱情。
我們實踐隊成員深感此次任務的使命——“關愛留守兒童,傳遞書法藝術”,我們實踐隊成員在操場和留校的小朋友們進行了一場“籃球友誼賽”。這一天可謂是非常的輕松愉快,小朋友們沒有了課堂上的拘謹,我們也不用按照規定的計劃進行宣講,在此時此刻,我們是好朋友、好玩伴。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小朋友進行“籃球友誼賽”。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潘嶸靖 攝
在早上激烈的籃球賽結束后,我們要進行半期的工作總結,昨天是正式第一堂課——漢字起源及毛筆工具介紹。出于讓“墨韻留鄉”實踐隊內的每個同學都得到鍛煉的原則,毛筆課的主講人是我的搭檔。我們對前一天的宣講進行了總結,將輕松活潑的講課方式這一優點繼續發展,同時將講稿不夠熟練的問題進行商討改進。
圖為實踐隊成員進行教案修改。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潘嶸靖 攝
讓我深受感動的是,小朋友們的眼神比前幾天相比更加明亮,期待的心情比前幾天更加溢于言表。我和我的搭檔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收到了好幾個小朋友的“老師好!”,他們的聲音一個比一個大。我在不久之前也是同她們一般大,轉眼間我也成了他們眼中的“老師”,這種角色的轉換讓我感到十分奇妙,面對他們的調皮與活潑,我也體會到了當初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我的老師們所感受的那種“快樂的煩惱”。
圖為學生們在填寫關于書法的調查問卷。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何春華 攝
這堂毛筆課程雖然主講人不是我,但我也學會了如何當一個好的第二主講,我的搭檔第一次上臺宣講還很緊張,我們的帶隊老師告訴我要在她緊張的時候好好幫助她。我在她緊張的時候適當提醒她,這一堂課下來我們倆像是經歷了一場戰爭。但不得不說,對于她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挑戰,要她從一個內向靦腆的女孩變成課堂上熟練授道的老師;對于我來說,要從只顧自己轉變為照顧同伴、管理課堂紀律。
眼看我們的三下鄉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半了,我的心境也有了一些變化。也許小朋友們沒有優越的學習環境,但是他們刻苦奮斗,我堅信他們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炎炎夏日里的快樂,他們也給我和我的同伴們帶來了感動。他們的讀書環境、生活環境和我就讀的重點中學相比也許還不夠好,但是年少的孩子們總能用熱情與樂觀看待這些不足,她們會在澡堂里聊起家常、課間會給我講笑話。那些輕聲笑語總是會讓我感到很溫馨。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給小朋友們上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鄭夢琰 攝
我見過聽話溫柔的孩子,也見過毫不配合的孩子,我得出的經驗是:對于聽話的好孩子,我們要加以鼓勵,引導他們獲取知識來提升、進步。對于不聽話的“壞”孩子,我們要付之于耐心,尋找打開他們心扉的鑰匙,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我和以上兩種孩子們都進行了交流,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內心都是淳樸向善的。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參與活動的信心。(通訊員 潘嶸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