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的鄉村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
從前凹凸不平的土路要是經過雨季得洗刷就會變得更加泥濘坎坷,而今通往鄉里的道路卻已然變成了水泥公路;從前聯排的土坯房也變得越來越少,一幢幢刷地干凈整潔的白漆的磚瓦房甚至樓房映入眼簾;不變的只有青山依舊,甚至比從前更加繁茂蔥郁。
圖為清流實踐隊在調研農村環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格格 攝
看著這樣的變化,我感慨萬千,不過幾年的光景,家鄉就能有如此變化,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和政策支持。如今隨著農村改革發展工作的開展,盡管農村居民的生活已經得到顯著的提高,農村面貌也在逐步發生變化。但是當前農村的建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最突出也最明顯的鄉村環境污染的問題。
面對陌生的村民,我們起初十分緊張,但一想到我們來此的目的,更加堅定了信念和決心,互相鼓勵著前進。剛開始我們懷著忐忑的心情隨機走訪了幾戶村民,通過簡短的訪談了解到,他們的環境意識還不夠高,對垃圾污染危害認識不足,于是我們趁熱打鐵,給他們講述垃圾污染的危害,希望以此勸說他們主動承擔起清理公路旁和附近溝渠的垃圾,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只是表面上應付了事,有的直接表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一度讓我們十分懷疑自己,剛剛建立起的信心頃刻間崩塌。
我深刻體會到,頭頂的太陽依舊熱辣,被汗水浸透的衣衫、被曬地通紅的臉都沒能讓我們垂頭喪氣,唯獨這一次次地碰壁讓大家變得萎靡。好在我們有一個出色的隊長,第一時間洞察了團隊低迷的氣氛,提出要召開一個臨時的會議,調整心態和方式,鼓舞士氣。
我們此前都沒有過“三下鄉”的經歷,盡管我一早就料想到必然會有重重困難需要我們一起去克服,但此時此刻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才叫一個團隊。它必然需要所有人不斷的磨合和發展,也需要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帶領其向前,“眾人拾柴火焰高”說得便是如此,大家收拾好了心情聚在一起想法子,最后決定先發制人,以自作則,先去幫忙做再緩緩道出垃圾污染的危害,加強宣教,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同時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重視起鄉村污染的問題嚴重性,采取更多長效機制進行解決。
在進行宣傳教育的時候,王奶奶的一句話令我動容,她說從前那溝渠里還有魚蝦、烏龜……如今卻只剩下一潭死水,陣陣惡臭撲鼻而來,再也不似往日清澈干凈,那承載著許多童年的美好記憶的河已經干涸,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廢墟。說著我見她眼角也泛起了淚花,我也跟著神傷?! ?/p>
圖為清流實踐隊對村民進行鄉村環境污染宣傳教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格格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太多的人只看得到眼前的蠅頭小利,不顧大局。為了一時的方便就亂扔垃圾,生怕自己吃虧而不愿意多為鄉村環境多做一點,于是眼睜睜看著燈光越來越亮,天卻越來越暗,看著那些承載無數記憶的風景永遠成為過去,那些故事那些游戲都成為泡影,我的心無比的沉痛,我希望能夠憑借我們這一點星星之火,點亮大家心里的燈。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鄉村的環境作出力所能及的行動,我們的生活就會多一份健康和色彩。我深知綠色農村建設任重道遠,但我樂觀地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綠色、開放的新農村將會成為主流(通訊員 李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