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是煙臺大學煙育菏夢支教團開課的第一天,支教團成功圓滿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叵霃脑缟嫌拥谝幻麑W生到傍晚把最后一名學生送回家長手中,這一天的經歷充實且意義非凡。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不發達國家做志愿活動,而忽視了我們身邊的志愿,但是事實上,身邊的志愿活動依舊是非常有意義、給人以極大幫助的。在今天的支教活動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這一點。
圖為校門口家長等待孩子放學。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樂慈 攝
我們所在的菏澤市單縣賀莊村并不是一個非常貧窮的村子,給我們提供的教學場所和住宿雖然算不上舒適,但也并非十分簡陋??墒菍τ诤⒆觽儊碚f,我們的到來依然是非常有意義的。當我們上課時,孩子們眼神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老師的尊重與喜愛讓我非常感動。
在他們之中有一些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們把他們送到學校里來,他們帶來的課本已經破破爛爛,身上穿的衣服也有些臟兮兮的,當我上課提問時,明顯感受到他們比較內向,不愿意當眾說話。
還有一些孩子十分的調皮搗蛋,在你上課的時候會交頭接耳甚至隨意離開位置走動,當我們老師管教他們時,好像也沒有什么用處,他們可能會笑嘻嘻地看著你,仿佛在說:“反正你們也拿我沒辦法,我就是不想聽你們的話?!?/p>
碰到這種孩子時,也許一開始心中會比較惱火無奈,可當我后來再去思考這些時,我會對他們產生憐惜,因為他們大都是非常聰明的學生,可是因為家長們疏于管教,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而導致他們性格強硬,做事調皮,有時會以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
其實負責任地講,我們在這里的兩個星期對孩子成績的提升并不會有顯著的效果,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思考這兩個星期我們應該留下些什么,為孩子真正做些什么。
圖為隊員正在給孩子開班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樂慈 攝
上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孩子對繪畫很感興趣,有的孩子對音樂很感興趣,可是他們平時里與美術音樂等興趣愛好的接觸并不多,看我看來這是因為缺少了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一個興趣如果不加以培養很有可能慢慢消失,甚至也浪費了孩子的天賦,所以當我們發現某個孩子在語數英音樂美術或其他方面感興趣時,會更多地去鼓勵他們,盡我們最大的力量讓孩子把一項興趣愛好堅持下去,未來不留遺憾。
圖為孩子和手工作品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樂慈 攝
其次有些孩子在日常禮儀方面也比較大意,口吐臟字、不尊重他人、以暴力解決問題等等都時有發生。我想在這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多孩子加強引導,幫助孩子更加有禮貌、有教養。也許聽起來我們的目標比較難以實現,但我經常會告訴我自己和其他隊員,不要小看自己年輕,這件事我們現在不做誰來做,為什么不是我們自己做呢?
當美術課上,當我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眼神、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熱愛,有股暖流涌過我的心頭,在這次志愿支教中我另一點體會就是把單純的志愿服務轉化為有一顆志愿服務的心。
圖為課間隊員帶孩子們玩耍。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樂慈 攝
馬克思曾說:“人們所奮斗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比绻驹富顒又形覀冏约簺]有任何收獲而只是幫助了他人,那么這種志愿活動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墒窃诮裉斓闹Ы讨形艺娴谋缓⒆觽兇騽恿?,當他們摘一朵花送給我,喊我一句老師好,或者迫切地問我什么時候再給他們上課時,我從中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就好像我的生命得到了擴展和延伸。
我期待明天可以繼續與孩子們相見,今天我成為了一名教師,也體會到了十多年來自己老師的用心良苦,這份師生情足以帶我們克服所有物質上的短缺,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完整”的志愿者。(通訊員 楊樂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