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學赴云龍縣寶豐鄉民族團結志愿實踐服務團于2021年7月2日-7月16日開展社會實踐。本次社會實踐的共有44人參加,開展為期14天的社會實踐。
夕陽垂暮,染紅了天邊的云彩,微微的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帶走了夏日專屬的炎熱,大地一切都恢復了安靜,讓人好不享受。
吃完晚餐,總喜歡倚在教室外的長廊,短短小憩,放空自我,一個人享受獨特的夏天的味道,看著夕陽緩緩從山頭揮手作別,形態各異的云彩在浮動,一片愜意美好,不由得讓人想到的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币磺忻篮枚甲罱K敗給了時間,時光匆匆,他揮一揮衣袖,帶走了天空中的最后一片云彩。
圖為社會實踐地落日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艷梅 攝
夜幕低垂,夜空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圓月高掛,滿天星辰。這時天空一片黑漆漆,烏云密布,天氣就像人性情那樣多變,讓人捉摸不透,無法弄懂你我在想什么,時不時晴空萬里,時不時大雨傾盆,很少有的是和風細雨。倚在教室長廊外的我,看著遠處人家,燈火闌珊,或許只有在這無盡的黑夜才有注意到他們的存在,點點燈光,在點綴著一座座的大山,讓這些白天看似一道道溝壑縱橫的大山在夜晚才展現它自己獨特的韻味,遠處的人家在高高的山上,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并沒有更多的路人會去注意他們的存在,唯有在夜晚,他們在高高的山上,在呼喚著,呼喚著遠方的游子,呼喚著讓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而這一座座的高山就像守護神,無怨無悔守護著寶豐古鎮這里的一切,保留了古鎮特有的古樸氣息,蜿蜒曲折的古樸小道。
圖為實踐地建筑物。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艷梅 攝
紅墻青瓦的建筑。一切的一切都有古鎮的氣息,就如同沘江這條流淌不息的河流,人們的生活欣欣向榮。
走進這夏夜的中學校園,可愛的人兒,對外人的到來是這般激動,他們對我們突然的到來的好奇的眼光,仰慕的眼光,見到我們時他們帶著些許的羞澀,揮著小手和我們熱情的打招呼。他們的歡樂與安靜就在這一鈴之間,下課鈴響時的他們三三兩兩,來來往往,校園頓時歡聲笑語,在他們身上的朝氣蓬勃,有年少的氣息,青春的活力??粗麄兊闹蓺獾哪橗?,看到了童年時的自己,沒有煩惱,沒有壓力,小伙伴們形影不離,看著現在的他們好不讓人羨慕。然而上課鈴響時校園卻頓時安靜了下來,唯有教室那明亮的燈光在訴說著這些少年的努力與奮斗,教師的敦敦教誨是他們的指明燈。
看著現在的自己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獨自呆著,享受著片刻的安寧,但有些事情讓自己無所適從,平添煩惱,倚在長廊上的我,看著身后的教室,嘈雜抑或沉寂都會感覺不適應,與周遭一切顯得格格不入,教室里一起下鄉的“戰友”他們有的在小組討論,有的在自我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排,而社會實踐已到中旬,仔細思考著總結著自己到底收獲了什么,短短的幾天實踐的時光,從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放映,從集中學習,到小組分散入戶,當初來時的迷茫與期待,到現在的收獲頗豐,累中有樂,有明確的目標,有一個團隊的合作的力量,有來自大家庭的溫暖,來自并肩戰斗的隊友的鼓勵與幫助,在這里的所經歷的一切都將是永遠的回憶,也是深深值得記住的,在實踐中的鍛煉就是一種成長,一種心智的成熟。
然而不知不覺間已是深夜,周圍已是一片寧靜和諧,看著窗外的夜色聽著宿舍里淺淺的鼾聲,此時此刻又是“眾人皆睡我獨醒”,煩亂的思緒,漸漸占據我的整個內心,使我久久不能入夢,悲傷,疲憊,無法平復我的心緒,沉靜在自己的世界。事實卻總會有人聽到自己內心的訴說,窗外下起傾盆大雨,不知是你我還是誰的哭泣,那就讓這窗外的漂泊大雨帶走我所有的悲傷,疲憊吧,希望當睜開眼時又是一個燦爛的明天,當旭日東升時又將迎來一個奮發向上的自我。(通訊員 楊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