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遵義8月21日電(通訊員 龍鵬 陳銘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笔沁@首熟悉的詩,是這座耽美的城。2018年8月11日,海南大學“再憶遵義路,青馬筑夢行”社會實踐團隊,踏上紅色長征路遵義行,接受紅色革命精神的洗禮,開啟了他們的“紅色之旅·遵義之行”暑期社會實踐。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習總書記就多次指出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此次紅色遵義行則旨在重溫老前輩留下的精神遺產,緬懷他們的歷史功績,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軍精神。
實踐第一站——遵義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在遵義子尹路,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三十年代前期有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導致多數革命根據地受挫,使三十萬革命軍隊減少至三萬,長征因此而被迫進行。長征長達兩年,大體可分為長征準備、失利、轉折、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以及大會師等六個階段。
實踐團隊進入展館,隨著圖片、實物、復制品的展示,漸漸穿越70年的歷史煙云,將我們帶回到決定中國革命前途的危急關頭——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遵義,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對遵義會址中的原總政治地方工作的李維漢、何克全等領導人居住地進行參觀,在感受他們當初一系列卓有成效地方工作的同時,體會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遵義精神。
參與遵義會議的人員合集。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龍鵬 攝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龍鵬 攝
在遵義會議會址內一塊題有毛澤東主席《七律·長征》的石刻前,“再憶遵義路青馬筑夢行”團隊全體成員對《七律·長征》全文進行了朗誦,得到了參觀游客的贊揚以及肯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靳思遠 攝
實踐第二站——遵義紀念公園、紅軍街。遵義紀念公園是具有文化品味以及遵義特色的新公園,公園中各種造型的雕塑有著濃厚的歷史氛圍。而紅軍街是近年遵義市憑借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優勢,精心打造的“中國紅色旅游第一街”。在遵義紀念公園與紅軍街,我們通過問卷的形式,對前往遵義旅游的游客、當地的居民以及一些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并對其中部分人員進行訪談。問卷了解到,遵義作為紅色旅游城市,近年發展迅速,對于一些老城區的改造也在日益加快。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也對紅色旅游景點進行了完善并定期舉行相關活動來對紅色旅游進行豐富。
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里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
遵義紀念公園內一處刻有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嚴肅、緊張的行軍氣氛,透露出激戰的先兆,通過猛烈的西風聲、凄厲的雁叫聲、細碎急促的馬蹄聲和時斷時續、悲咽帶澀的喇叭聲,暗示婁山關戰斗緊張激烈。
海南大學“再憶遵義路·青馬筑夢行”社會實踐團隊將繼續對遵義的紅色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學習,重溫我黨艱辛曲折的斗爭歷程,為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軍精神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