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日照9月3日電(通訊員 梅元妹 張寒青)“高價婚”是指婚嫁費用過于高昂、超出了大部分人正常承受范圍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價婚”問題越來越普遍。經濟快速發展,婚嫁費用相較從前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但若毫無規律、毫無節制地增長,就演變成了“高價婚”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既有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有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而一些地區的農村存在的“高價婚”問題,對鄉風文明的建設起到了阻礙作用。
為深入了解鄉村振興背景下“高價婚”問題的現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嘗試提出解決“高價婚”問題的措施,“鳴鄉之音”社會調查團在8月2日前往日照市五蓮縣汪湖鎮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問卷、走訪的形式基本了解了汪湖鎮部分農村的“高價婚”問題。
圖為隊員采訪村干部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寒青 提供
生活富裕,水漲船高
生活富裕,使人們都追求更高質量的婚姻,但若以此來要求“高價”的婚姻甚至一切“向錢看”,是不合適的?;橐霾皇恰百I賣”,也不是“交易”,婚姻需要金錢來保障,但不可讓金錢凌駕于婚姻之上。經過隊員們調查發現,部分家庭因為商定彩禮出了矛盾,一門婚事也就此作罷,也有些家庭在多個選擇中最終選了一門彩禮高的婚事,很多家庭表示,結婚必須要有房子、車子,一個也不能少。
因婚返貧,貧上加貧
結婚所用彩禮及其他費用“要價”高,使許多相對貧困的地區“因婚返貧”,但考慮到結婚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即使女方家庭要價太高也會通過借款、貸款的方式幫孩子辦好婚姻大事,然后慢慢還債,這樣一來二去,使原本超出正常范圍和風俗“定價”的彩禮及各種費用越來越高且逐漸“理所當然”,也使很多農村家庭因孩子婚姻花掉了大半輩子的積蓄而“因婚返貧”、“貧上加貧”。
隊員們經過一番調查發現,越是相對貧困的地區,越要求“高價”,房子、車子等也成了結婚標配,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貧困”。因為貧困,所以很多家庭希望通過嫁女兒、要彩禮改善家中的生活條件,這種情況在“一兒一女”的貧困農村家庭中更為明顯。就彩禮這一方面來說,從前的“一萬零一塊”,到現在的“萬紫千紅一點綠”或者重“八斤八兩”的百元大鈔等等,都說明彩禮普遍較高,嫁娶費用也在悄悄增長。
圖為隊員采訪村民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寒青 提供
相互比較, 攀比成風
結婚費用越來越高,還與農村“面子”文化有很大的關系。農村是熟人社會,村民來往密切、交情深厚,而婚姻這樣的大事更是以“一傳十、十傳百”之勢傳遍整個村子,這樣一來就有了比較。大家都希望自己家孩子的彩禮比別人家的高,不然就會覺得“沒面子”。因此,許多家庭在約定彩禮的金額時,會參照同村人彩禮的數目,在同村熟人的彩禮金額上再提一提價格,既符合當地的規矩,又能維護自己的面子。
“結婚花費太大了,現在要結婚,彩禮不是最難的問題,主要是給孩子準備房子和車子,這樣下來,實在是花銷太大”,隊員們尋訪到的劉叔叔這樣說到。劉叔叔家只有一個兒子,尚未成婚,他說本來兒子談了一個女朋友快要訂婚了,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還是沒有成功,問及原因,劉叔叔不愿多提。他表示,他們老兩口辛苦了大半輩子了,可是還是承擔不起孩子的結婚費用,村子里有一套二層小樓,家具齊全,可是兒子的女朋友非要在城區買房子,說她們那兒都要在城區買房子,自己要是沒有會讓別人看笑話。給孩子籌備這座小樓已經花了很多錢了,實在沒有錢給孩子付房子的首付了。
村里人在婚姻消費方面相互比較,在新的形勢下發展成農村頗為嚴重的“高價婚”問題,演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發展下去,不利于移風易俗與社會和諧發展與進步,更與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鄉風文明”要求背道而馳。
圖為村民在填寫問卷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梅元妹 提供
倡文明新風,助力“好鄉風”建設
“高價婚”問題已經成為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嚴重問題,亟待規范和解決。解決“高價婚”問題,必須加強農村精神文明、節儉婚俗教育宣傳,創建美麗鄉風,更需要相關部門制定有約束力的文明公約和婚嫁管理辦法。除此之外,每個人也要有自覺反對婚嫁費用漫天要價的意識,正確認識婚姻,傳播積極能量,倡導節儉之風、文明之風,宣揚正確的婚俗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