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寧波7月15日電(通訊員 王軼群 馬佳瑩)“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黑夜中可閃耀著希望的火花”……7月1日,寧波市奉化區松岙鎮的文化禮堂里傳出一陣陣慷慨激昂的話語聲,寧波財經學院象山影視學院的大學生們正在這里表演以裘古懷烈士的故事為藍本的話劇《血色印記》。
圖為寧財學生正在演出話劇《血色印記》。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佳瑩 攝
“我們從五月底就開始素材收集和劇本創作,20分鐘左右的短劇,劇本前前后后改了六、七稿?!蓖鯘?span>寧波財經學院紅色印記演出服務隊的指導老師,也是《血色印記》的編劇兼導演,他帶領服務隊來到松岙鎮后,參觀了裘古懷烈士紀念館,聆聽了裘古懷烈士侄孫裘是先生的沉浸式“實景黨課”?!?span>裘古懷烈士勇往直前的革命意志和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于是大家萌生了把他的故事搬上舞臺的想法?!?/p>
一九三零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那個黑洞洞的獄中,一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員留下了值得我們銘記的一封訣別信,他的生命也由此定格在了那一年。他是之江楷模,也是虎膽英雄,他就是裘古懷!裘古懷烈士,1905年生于奉化松岙鎮,16歲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南昌起義等戰役,1930年8月27日就義于杭州。
在烈日之下,紅色印記演出服務隊的全體隊員一同站在紀念館前重溫入團和入黨誓詞,宣誓時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對裘古懷烈士勇往直前的革命意志和奉獻精神的敬仰之情。
而后的幾日,王濤根據裘古懷烈士事跡而原創的話劇作品《血色印記》逐步展開排練,力求將裘古懷烈士堅強不屈的感人故事生動形象地演繹出來,將表演課堂搬進烈士故土,深化課堂思政教學。在這為期幾天的緊張排練中,服務隊認真打磨,不斷精進,繼承了黨的吃苦耐勞精神。
圖為寧財學生正在進行排練。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佳瑩 攝
為了更好地將劇目的紅色文化與革命精神向當地的黨員和少先隊員們進行傳遞,講述與宣揚紅色文化與愛國情懷,讓觀眾更好的知黨史、學黨史,實踐團反復排練與打磨細節,不斷進行修改,并且積極與當地支部交流。最終,劇目貼合史實,感人至深,不少學生在排練中多次落淚。
“排練中好幾個同學都哭了?!壁w智豪說,飾演烈士的過程中讓他對“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我把自己代入到角色后,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物內心的堅持,演了這個角色后我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p>
實踐團的其他隊員也紛紛表示,他們將以最熱忱的面貌將烈士精神之花盛放于松岙鎮,永遠跟黨走,成為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新一代優秀青年。
圖為寧財師生正在排練講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佳瑩 攝
據了解,在此之前,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先后圍繞寧波本土革命烈士,編排導演了《別了,我的愛人》、《青春》、《火華的年代》等多個劇目,演出30余場次,直接服務當地居民1萬余人,全網曝光量達百萬。
“象山影視學院發揮專業特點和優勢,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教學中,依托原創作品的展演,生動詮釋紅色故事,將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無聲地滲透到課堂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睂庁斣合笊接耙晫W院副院長傅曉穎說。
此外,該學院還培養了一批積極參與文藝賦能鄉村振興的師生,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聯合地方文聯等機構,組建鄉村振興文化服務團,深入推進“校村協同振興行動”,打造鄉村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