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安慶7月15日電(通訊員 權琪)一組“三句半”逗笑開場,一曲黃梅韻味悠揚,一段快板來話黨史……6月30日,為了讓“青年新聲”更加“落地有聲”,讓越來越多的人在文藝表演中沉浸式體悟黨史知識,厚植紅色情懷,安慶師范大學“青年新聲·藝心向黨”理論普及暑期實踐團隊于安慶市迎江區人民路街道開展惠民文藝演出,為近2000余名居民獻上青年之聲。
此外,團隊成員還進行了惠民演出、微團課錄制和分散式宣講等活動,把最有“煙火氣”的精神理念送進大街小巷、千家萬戶和田間地頭。?
圖為“三句半”現場表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金格 攝
匯演現場,隊中的10名學生精心編排,為觀眾帶來歌舞、戲曲和曲藝等不同形式的文藝表演,寓理于情、寓教于樂,讓理論“搭上”文藝的快車,以最生動鮮活的形式將“接地氣”“冒熱氣”的黨史知識送進基層一線、送進群眾身邊,送給青年、送給“紅領巾”、送給老黨員。此外,在隊伍中負責表演的成員均來自學校公共藝術教育俱樂部,此次匯演也是公共藝術教育成果的一次實踐檢驗。
“黨的政策就是好,國泰民安看今朝,身在中國多自豪……”“我驕傲!”演出以“三句半”表演《頌黨恩》拉開序幕。四名表演者手持镲、小鑼、鼓、大鑼,伴隨節奏擊打登場,用“口頭語”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神理念,講述黨的百年光輝歷程。
“今天,我們離開課桌、走出講臺,走向了社會大舞臺,去講我們所學、唱我們所感?!北硌菡咧?、旅游管理專業2020(1)班的謝潔在表演中擔任“戲眼”,她希望黨史和黨的精神理念以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說唱形式在老百姓間口口相傳、入腦入心。?
圖為藝術作品展示。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金格 攝
在建黨101周年和建團百年之際,該校公共藝術俱樂部的學生們紛紛用剪紙和望江挑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創作歌頌百年光輝。匯演現場,8件藝術作品面向觀眾被依次介紹展示,讓觀眾“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同紅色文化相融合的獨特魅力。
引針入線織出的天安門、刻刀“游刃”下的中國夢……主講人、英語師范專業2020(4)班的高奧倩在進行講解時,細致拆分作品中的一針一線、一線一面,對長城、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元素進行“紅色解讀”,著重圍繞建黨百年、建團百年和黨的百年成就等方面進行述說。
在此次匯演中,不僅有大學生“文藝班”上場“秀技”,還有來自學校的教職工以原創快板《唱響新時代》助陣。節目表演者、該校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陳銀鳳介紹,此次表演中的快板詞均由團隊成員原創,一字一句在追求順口押韻、有板有眼的同時,更要契合“喜迎二十大”主題,打造出一堂“百家齊聚、千人共鳴”的街頭思政“公共課”。?
?圖為舞蹈表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金格 攝
獨唱《在燦爛陽光下》以深厚沉穩的音調抒發對中國共產黨創建新中國的感激之情;山東快書《闖紅燈》聚焦民生百態,以小見大贊美新時代;中國舞《萬疆》用靈動清揚的“國風”舞姿展現大國自信;朗誦《同心共筑中國夢》念出鏗鏘有力的誓言,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與向往;黃梅戲表演《為救李郎+手提羊毫》以地方戲唱家國事,用鄉音激發愛國情……整場匯演在集體合唱《我的祖國》中落下帷幕,表演者和觀眾一同高聲歌唱,共同迎接建黨101周年的到來。
主持人之一、音樂學專業2020(4)班的葉騏致介紹,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夠在享受視聽盛宴,讓黨的“好聲音”飛入更多的“尋常百姓家”,團隊成員對節目進行了多次挑選、變動和打磨,在藝術表演中穿插理論宣講、以理論宣講貫穿藝術表演,讓觀眾“坐得住”也“記得牢”。
“這群學生唱得好、跳得好,也說得好!”在觀看完整場匯演后,有著35歲黨齡的老黨員錢娜娜表示,今天的這場表演用“鄉音”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送到了身邊,讓她聽得見、看得懂,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了更加深刻完整的了解。
“在喜迎建黨101周年之際,大學生宣講團走進街道,給我們的居民帶來了一場‘文化大餐’,用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匯演形式宣傳黨的思想、傳遞黨的聲音?!庇瓍^街道辦副主任程璐璐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文化活動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大學生宣講團能創作出更豐富的文藝作品,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
連日來,該團隊在安慶市基層各處陸續開展數場“文藝式”宣講,內容涵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建團100周年、喜迎黨的二十大等主題,累計受眾超過2000人,掀起一陣黨史學習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