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湖南慈利實踐支隊(以下簡稱湖南慈利支隊)17名成員與慈利漁浦村20余名兒童,在陽和土家族鄉漁浦書院共同舉辦了題為“素箋傳古韻,指間繪童趣”的手指畫教學公益美育活動。
在支隊同學手把手的教學中,孩子們不僅喜悅地完成了生動可愛的動植物圖案,更在創新式的非遺教學中對非遺傳承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一位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說:“哥哥姐姐們,原來非遺也能畫出這么可愛的圖案,我還想學習別的非遺!”支隊同學在與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到孩子們對于美育教學存在更大的需求,從而堅定了以鄉村美育奠定兒童藝術基礎的初心。
據悉,手指畫作為慈利縣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入選張家界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皩鹘y非遺用現代理念加以演繹革新,既能讓孩子們更快地接受相對枯燥的非遺教學環節,又能讓孩子們對非遺傳承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讓非遺真正走入課堂,為非遺傳承注入更多新生力量,”負責設計本次手指畫非遺教學的江一楠同學說。
從2021年暑期開始,湖南慈利支隊的系列美術公益活動在三次實踐中堅持至今。支隊希望在一次次教學中為孩子們接天線,引天窗,拓寬兒童藝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