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銀川8月5日電(通訊員 劉曉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7月13日至19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助力鄉村振興,繪夢塞上江南”實踐團來到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團以文化振興為主線,通過尋訪鎮史、重溫發展歷程、繪制人物組圖等方式,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助力閩寧鎮的文化鄉情再次“出圈”,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賦能。
尋訪鎮史 探尋閩寧精神
2021年,因一部以福建寧夏對口幫扶脫貧為主題的電視劇《山海情》,閩寧鎮成了遠近聞名的打卡地。閩寧鎮的建設發展歷程體現出了篳路藍縷、勇往直前的創業精神,接續奮斗、攻堅克難的為民精神和東西協作、共奔小康的大同精神,印證了當代中國的脫貧之路。
為進一步了解閩寧鎮26年來從“干沙灘”到“金沙灘”的滄桑巨變,實踐團隊頂著烈日炎炎來到鎮史館。隊員們從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中,感受到了閩寧協作為這片土地注入的生機與活力。
圖為隊員在參觀鎮史館。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耿睿 攝
“1997年閩寧鎮的貧困發生率在90%以上,到2020年已降低至0.197%?!痹诠ぷ魅藛T的幫助下,實踐團獲悉了閩寧鎮財政收入,并進行收集整理。隊員王興棟說:“了解了閩寧鎮背后的故事之后,內心十分震撼,一組組數據也讓我感受到閩寧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要踐行閩寧精神,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情系山海 重溫艱難歷程
布滿銹跡的煤油燈、廢棄破舊的老鐘表、壞掉的藤水壺,在趙鴻農民文化大院里,隊員們被一件件放在柜臺里的老物件吸引?!罢构窭锏倪@些物件見證了移民們開拓創業的全過程,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閩寧精神?!标犻L李文浩表示,作為青年學子,應該學習發揚閩寧精神。
趙鴻在電視劇《山海情》中擔任民俗顧問,并出演馬洪一角,劇組撤離時,將拍攝用到的道具都贈送給了趙鴻。水花食雜店、馬喊水的家、李大有的家……幾間土房子再一次把人們拉回到了《山海情》的劇情當中,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熟悉的“金潭村”。在趙鴻的講解下,人們不僅可以重溫電視劇情,也可以了解到閩寧鎮艱難的發展歷程。
圖為隊員在參觀地窩子。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耿睿 攝
走進一間土屋子,內部十分陰暗潮濕,這是閩寧鎮的第一個扶貧產業——雙孢菇的種植大棚。除蘑菇棚外,實踐團還參觀了地窩子,它是1991年閩寧鎮第一代移民真實的住房。隊員濮芯瑜坦言,親眼看到閩寧鎮第一代移民簡陋、破舊的居住環境后,有很深的感觸?!爱敵跻泼駛優槎惚茱L沙,只能住在地窩子里,但沒有地窩子就沒有現在美好的閩寧鎮,看到它我就真正地體會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p>
系列繪畫 講述閩寧故事
一支畫筆,繪就山海鄉情;系列組圖,勾勒閩寧故事。隊員移可沁結合實踐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融入當地風土人情,娓娓道來閩寧鎮人民脫貧后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助力宣傳,讓這個小鎮的文化鄉情再次“出圈”。
圖為團隊繪畫之一,并附有解析。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移可沁 供圖
系列繪畫還融入了葡萄、蘑菇等閩寧鎮特色農副產品,描繪出一副新時代閩寧鎮的美好生活圖景。
“當初聽到要來閩寧鎮的時候,我心里特別激動!”團隊成員移可沁曾完整地看完了電視劇《山海情》,一直對閩寧鎮充滿向往,“我平常喜歡畫畫,到閩寧鎮的第一天就被當地的風土人情吸引了,特別是與小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充滿了感動,于是我就想可不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宣傳閩寧鎮的特色農副產品和文化鄉情?!?/p>
一幅畫滿滿的細節,那作者又是如何想到這些內容的呢?移可沁稱,首先要了解閩寧鎮的發展歷史,其次要在實踐過程中細心觀察,然后再制定設計方案?!拔覀儗嵺`團在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參觀調研時,曾參與一種蘑菇“黑皮雞樅”的采摘,看到一名隊員開心地手捧一大盆蘑菇,我立馬拿出手機拍照記錄下來,然后把這個情景加到了我的畫里?!?/p>
據悉,“助力鄉村振興,繪夢塞上江南”社會實踐團主要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寧夏籍學生組成,主要通過暑期“返家鄉”的方式,觀察家鄉變化,助推家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