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蚌埠1月23日電(通訊員 吳凡)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習近平指出,對農村改革的成功實踐和經驗,要長期堅持、不斷完善。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科技手段推動農村區域建設,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提高人民幸福感,這對中國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為了推動科技興農的發展,在促力于解決三農問題、精準脫貧的時代背景下,運用科技發展農業,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Hermes調研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于花卉科技產業園和藍莓莊園進行以“科技支農”為主題的調研活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業的發展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為了探索農業與科技之間的關系,Hermes調研團隊第一天來到了蚌埠市花卉科技產業園進行了調研實踐活動。首先,經理向隊伍介紹了花卉科技園的概況。其中花卉科技產業示范區1200畝,含花卉苗木生產示范基地、花卉交易市場、苗木盆景賣場、花卉資材商鋪、物流中心、產業孵化中心等?;ɑ苷故竟珗@740畝,含花卉觀賞區、花卉體驗區、花卉科普教育區、婚慶文化活動區、中心湖景觀區、花園中心等。生態酒店、企業會所、旅游配套商業設施60畝。正在籌劃的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工程將以基地建設為支撐,以蚌埠花卉科技產業園和蚌埠花卉世界網為平臺,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新增花卉苗木5萬畝。至2021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產苗木3000萬株、花卉100萬盆、盆景10萬盆,花卉苗木產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ɑ芸萍籍a業園主要通過眾籌的方式,引進外來技術,同時也配備種植專家,對花卉進行培育,這里也向個人開放,可以過來賞花、買花,為很多愛花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滿足了當代人的精神需求。隨后,調研團隨著經理來到了溫室大棚里,經理告訴團隊,傳統的人工控制方式,不僅投入成本高,而且難以達到科學種植的要求,嚴重影響花卉質量。而現在這樣的大棚環境監控系統,可以對空氣濕溫度、土壤濕溫度、光照等大棚現場參數進行實時采集,無線傳輸至監控服務器,管理者可以隨時了解狀況,給花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花卉質量。經過第一天隊員對花卉園的調研,團隊了解到種植人員通過引進外來科技等方法,采用先進的栽培方法,才使得產量與質量大幅度提高。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第二天,調研團隊來到了藍莓莊園進行調研。藍莓莊園相關負責人熱情地接待了隊伍,并為團隊詳細介紹了莊園概況和相關種植技術。藍莓莊園,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燕山鄉定庵村,毗鄰梅花山風景區、孫家圩渡江戰役總前委,連接中環交通線?,F莊園內有景觀林地,禽類養殖基地,水產品養殖塘,大棚水果蔬菜種植區,草莓園、桃園、棗園、梨園、葡萄園、石榴園及藍莓種植園等水果采摘區等農業基地。藍莓莊園以“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為主題,著力打造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它作為安徽金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特色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項目,目前已多次被安徽省旅游局、蚌埠市旅游局、蚌埠市農委、蚌埠市科技局等政府單位授予“安徽省旅游農家樂協會會長單位”“安徽省3星級農家樂”、“安徽省農家樂旅游示范點”等殊榮。
全體成員隨著相關人員去了草莓種植大棚和蔬菜種植大棚,相關人員向成員介紹了大棚構造的技術以及棚內溫度濕度的調節,并了解到:大棚栽培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好的特點,每畝土地產1500千克,較露地高出1倍以上;產值比露地高出10倍多。為了延長草莓供應期,實現周年供應的需求,目前常用四種栽培形式:(1)促成栽培(秋末冬初11月~12月成熟上市);(2)半促成栽培(于2月~3月間成熟上市);(3)超促成栽培;(4)抑制栽培。栽培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移栽。定植密度與苗情、土地肥、瘦分別對待,壯苗、旱苗、地肥宜稀植。反之宜密植。一般畝栽7—9千株。壟作好后,從壟邊往內5公分處定植,株距12—15厘米。壟長一般不超過30米。草莓的果子生長發育的最佳溫度為18-25度之間,所以對于溫度在冬季和春季的控制是有點難度的,園區需要在大棚里面在嵌套棚中棚,然后鋪上蓋地膜,這樣才能保證白天的溫度在28-30度,保證晚上的最低溫度在5度以上,如果溫度高出了30度以上的話園區就要采取通風的措施來進行降溫了,所以通風是很重要的。大棚草莓病蟲害并不是很多,但還是要做好預防,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在選苗的時候就要選好,將一些抗病的品種挑選出來對其進行培養病蟲害會比較少一些,然后土地進行適當合理的輪作,在草莓開花后不宜馬上施藥,這樣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發現灰霉病可以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治療,而采收的最佳時間段在上午的八點到十點以及下午的四點到六點。
通過這次調研,隊員發現,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應以科技為先導,調整生產結構,加大投入,轉化科技成果,推進產業化進程,利用科技引領農業發展,才能進一步實現精準幫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