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啟航百年·心心向農”鄉村振興暑期實踐團秉承“立足專業,強化引領,服務三農”實踐理念,構建“三聚三化”實踐育人體系,大力發揮學科資源和人才優勢,在校團委指導下開設浙江大學首門鄉村振興社會實踐通識課程,通過“校內理論+校外實踐”,圍繞文化、產業、生態、人才、組織五大振興,在16位專業教師的帶領下,組織271名學子奔赴全國8省14市56村,傳好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的接力棒,為祖國三農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文化振興,在感悟中覓傳承
赴湖南新晃東風村調研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侗藏紅米
深入思考,建設美麗鄉村。在浙江泰順、湖南新晃等地,發揮專業特長規劃設計美麗鄉村,支招古民居的保護與再利用,為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侗藏紅米的發展建言獻策。
在浙江龍泉住龍鎮重溫入黨誓詞
身臨其境,把握文化脈絡。在浙江龍泉探源浙西南紅色文化,尋訪青海、浙江等地的紅色精神及紅色文化傳承人,將紅色基因寫進鄉村振興。
產業振興,在創新中謀發展
連續第6年在云南景東指導茶企生產加工
創新模式,助力強農興農。走進云南景東,對實踐團創立的扶貧茶“紫金普洱”開展技術指導,聯合生產企業推廣銷售超3000餅。
連續第3年建設青海烏蘭“枸杞番茄”生產基地
科技支農,走向共同富裕。在青海烏蘭,發揮學科力量深化三年前落地的“枸杞番茄”項目,調研高原特色農牧業發展現狀。
生態振興,在實踐中開新局
連續第6年赴云南景東調研白茶古樹資源
實地調研,助力生態建設。在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義南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在浙江慶元、云南景東等地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
在浙江慶元橫坑村調研土地綜合利用
立足專業,勇擔青春使命。在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研討低碳環保,在環境綜合整治浙江“省級樣板”淤上鄉等地調研土地綜合利用。
人才振興,在擔當中勇作為
在浙江慶元與選調生校友共話共同富裕
走進基層,錘煉本領。走訪基層選調生校友,召開座談會話共同富裕,感悟浙大學子在祖國基層的拼搏奉獻。
在青海海西專訪青園卓瑪創始人孫靈娟
發揮優勢,雙創興農。尋訪農業創業青年企業家,感悟新時代農創客對鄉村振興的實踐推動。
組織振興,在奉獻中辦實事
走進浙江援青指揮部
接力援青,海西發展面貌大改觀。走進浙江省援青指揮部,對話指揮部負責人,共同探討如何發揮青年力量助力雪域高原鄉村振興。
實踐團走訪老黨員
牢記使命,青年學子接力負重任。走訪浙江省千名好支書王國洋,在湖南、浙江農村調研“五老一新”、“三支隊伍興鄉村”農村治理新招數。
無悔青春,在實踐中獲成長
發揮優勢,成果豐碩。本次社會實踐共開展座談交流和現場技術指導20余場,形成高質量深度訪談案例45份、調研報告23萬余字,調研成果為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媒體支持,傳遞力量。實踐團獲媒體報道累計130次,其中在國家級媒體上23次,總閱讀量達54萬次以上。